此次测评目的在于让更多群众了解河湖长制,并参与河湖长制工作,形成全民参与、齐抓共管的良好治水氛围。 感谢您对鄠邑河湖长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
近三年来 鄠邑区按照聚焦水、留住水、涵养水的要求不断完善河湖长制制度体系 探索创新推进措施 按照系统治水、柔性治水的要求 通过河湖综合治理、封堵排污口、河湖“清四乱”等措施 对河湖水生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 河湖面貌显著改善
“河长制”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“河长”,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,协调整合各方力量,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、水域岸线管理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环境治理等工作。继“河长制”建立之后,2018年底“湖长制”全面建立。 2017年2月,鄠邑区全面启动了河长制工作,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河长体系,全区共设立三级河长312名,湖长24名,河道警长12名,并配备190名河湖专职保洁员,对河湖进行全天候保洁,实现了全区河湖、沟峪责任全覆盖。
鄠邑区共设立河湖长公示牌279块,对责任河长,责任河段,管护范围,治理目标,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进行公示,并定期对公示牌内容进行更新维护,确保公示内容详实准确。
2016年鄠邑区启动实施了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,该项目按照“一轴五节点”规划建设。 2017年10月渼陂湖萯阳湖及渼阳湖景区已建成开放580亩,形成了云溪寺岛、紫烟阁岛等7个岛屿及渼陂书院、空翠堂等6座文化单体交相辉映的湖岛生态新画卷,自开放以来,已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90余万人次; 天桥湖河道回水区形成水面488亩,1号湖已基本建成,可形成水面 300 亩; 飞行学院生态区已完成左右岸1.3公里河道治理,活动广场已基本完工; 涝渭滩地整治已完成3520亩的滩区任务,形成水面609亩。新建两座支流入渭口桥梁并已全线贯通,栽植各类乔木11.7万棵、灌木36.2万平方米,形成迎水侧防浪林、背水侧防护林共1050亩,建成了一座占地3520亩的公园,园内设置人工湖6座,并建设游园步道、活动广场、停车场等设施,极大的改善了涝河入渭口环境,方便了周边群众休闲活动。
 “携手清四乱、保护母亲河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鄠邑区对全区所有河、湖、库、峪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等“四乱”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,共计排查出四乱问题 105处。区河湖长办针对排查出的问题,逐点位编制了“一点一策”拆除方案,明确联合执法责任单位、拆除时限、拆除方式,进行分类施策,全力整治。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15.85余万,人员1000余人,机械126台,清理乱堆14处12630 方、乱占30处24991㎡、乱建61处7747 ㎡,105处问题于5月16日全部完成整治销号。鄠邑区在此次“携手清四乱、保护母亲河”专项行动中,组织有力,行动迅速,整治标准高,获得了上级的好评。 
鄠邑区大力实施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,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44座,铺设污水收集管道230公里。
扈录娃在这里向大家交待一些回答要点,回答时一定要注意哦!
河长制”,就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“河长”,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。 支持,河长制工作能加快解决复杂水问题,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,与我们生活环境改善提升息息相关。 10分,在各级河长,相关部门的努力下,水里、岸上的污染治理都看到了很大的成效,河湖环境整洁优美、水清岸绿。 10分,今年以来,我区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,剿劣水工作效果显著,水更清了,景更美了,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。
各位鄠邑区的乡党们,“河湖长制”开展三年来在鄠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努力下,河流湖泊基本杜绝了乱扔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情况,为美丽鄠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您的评价是推动鄠邑形象的完美展示,更是推动美丽鄠邑建设的力量源泉。 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为大美鄠邑建设锦上添花吧!
信息来源:鄠邑区河湖长办
|